2022年1月13日上午十点,在图书馆六楼会议室开展了“2021年川渝高校信息素养大赛”赛后交流分享会。会议由图书馆谷俪老师主持,分别邀请图书馆季馆长、王馆长对这次比赛进行了评价。馆长们分别对同学们的信息素养能力和比赛结果作出了肯定,并对成绩的获取不是结局,而恰恰意味着下一段努力的开始做出了期望,希望未来路上再接再厉!

通过这次比赛,无论是同学们还是老师们都得到了锻炼,得到了成长。这一次的成绩其实只是一次自我检测的机会,大家在比赛过程中有学习、有交流、有分享、有总结。
在这次比赛中,来自川渝两地共72所本科高校的13120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比赛。我校有147位同学参加了比赛,其中初赛85分以上的有3人,70分以上的有30人。校内分别按照初赛成绩,评选一等奖3名、二等奖9名、三等奖18名,分别予以奖状和奖品蓝牙耳机和保温杯。这30位进入复赛的同学重新分为9组,完成了复赛作品,最后通过初赛成绩和作品综合评选推送的两个作品参加省赛,作品《用信息素养玩转双十一》和《外卖那些事儿》分别获得了省上二等奖和三等奖的好成绩。
特别感谢电子工程学院的积极组织参与,其中谢成诚老师作为优秀指导教师代表对此次参赛过程中和同学们的学习过程进程了总结分享。
除了省赛获奖的作品,通过这次比赛还有很多作品都展现出了自己的风格。比如,作品《四分钟告诉你什么是SPINGER》,视频整体效果是很好的;作品《“电报”寻踪》的开题方式也是非常吸引人,检索流程很清晰,从图书的查找、到搜索引擎,再到具体专业检索数据库,检索痕迹也是非常清楚的;还有彰显时代的主题作品《新冠疫情》、《红船精神》都反映出了同学们对事实现实的关心,另外还有同学独立一人完成了整个作品的选题、制作,表现出了很强的综合能力。
历时两个多月的长战线比赛,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们的信息素养能力。大学的学习绝不只是学习、掌握某一项专业知识,而是获取终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希望通过这一次比赛,能够为同学们、老师们打开一扇学习之窗,在未来的学习路上不断获取成长的密码!
(谷俪 撰稿; 季辉 审核)